中文 |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团学工作

学生工作

团学工作

黄河水清千秋业,潼关沃土万山青——生命学院2025陕西潼关生态科考实践行系列报道一

编辑:陈曼   审核:常非   发布日期:2025-09-01



前言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八十载风雨兼程,铭刻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斗史诗。那段硝烟弥漫的峥嵘岁月,早已化作精神灯塔,照亮新时代前行的方向。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北理工青年肩负时代使命,以脚步致敬信仰、以实践传承精神,用实际行动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生命学院面向全校师生发起生态科考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子在行走中触摸中国脉搏,在调研中读懂时代命题,用青春智慧投身美丽中国建设。

潼关

在抗战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潼关这座承载民族血性与坚韧的雄关,见证了中华儿女抵御外侮、捍卫山河的壮烈史诗。今日科考,我们以科学之眼回溯这片土地上的战争记忆与生态变迁,既是对先烈精神的传承,亦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时代命题的践行。铭记历史,守护山河,让抗战精神与生态文明在此交汇,激荡出永续发展的时代强音。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生命学院暑期科考团凝聚起探索美丽中国建设的浓厚热情。

潼关,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底蕴的土地,正处于生态转型的关键节点。潼关生态科考团怀着对生态文明的崇敬与热忱,踏入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深入探究其生态奥秘,致力于为潼关的绿色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助力其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绽放独特光彩。



黄河古渡口

潼关科考团于72日前往黄河古渡口进行取样调查。

潼关县水资源丰富,黄河、渭河穿境而过,为区域生态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然而,近年来黄河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渭河的水量也因上游用水增加而有所减少,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面临挑战。 潼关县生态系统具有独特性与脆弱性。黄河湿地生态系统易受人类活动干扰,如过度捕捞、非法采砂等,导致湿地面积减少,生态功能退化。

采集现场

团队成员于黄河滩涂边采集土壤样本,并用土壤检测仪进行实时监测。





在黄河岸边,与夏汛巡河的消防员就潼关段黄河的汛期特点进行了深入交流。他们详细介绍了该区域的水文特征,包括汛期水位变化规律、洪峰过境时间以及历年防汛经验,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一线数据。



在了解了团队的科考需求后,消防队员凭借丰富的救援经验与专业装备,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成功协助团员前往河中央采集水样。此次合作不仅保障了采样工作的顺利完成,更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消防救援队伍的专业素养与奉献精神。在此,我们向渭南消防大队致以诚挚的感谢!







结语与感悟

通过本日对黄河古渡口及其周边环境的实践调研,我们团队对黄河的地理位置及生态环境系统有了进一步了解,为后续的实践调研做好了更完善的准备。

今日对潼关黄河古渡口的调研,团队成员深刻了解到黄河复杂且独特的生态系统,丰富的湿地植被,为众多水鸟提供了栖息之所,见证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然而,也深刻认识到生态面临的威胁,水质污染、湿地减少等问题亟待解决。保护黄河古渡口生态系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这次调研不仅加深了对黄河古渡口生态的了解,更激发了保护生态的热情。未来,我将积极参与生态保护行动,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自己的力量,让黄河古渡口的生态之美永远绽放。

再次向提供协助和保障团队安全的渭南消防致以真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END

团队成员 | 王艺 汤雯雯 宋欣怡 郭雨鑫 张闲达

排版 | 王艺 汤雯雯

文案 | 王艺 汤雯雯 宋欣怡

指导老师 | 郭惠芝 赵东旭 陈曼

审核 | 常非